主計總處昨(26)日發布1月失業率為3.64%,為八個月以來最低;不過,經季調後失業率3.72%,為半年來最高,且呈連續兩個月上升,顯示近來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影響勞動市場。
主計總處指出,1月失業率為3.64%,較去年12月下降0.02個百分點,較去年同月則上升0.01個百分點。
若剔除掉季節因素後的失業率為3.72%,較去年12月上升0.02個百分點,是去年8月以來最高,且連績兩個月上升。
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,季調失業率最能直接看出總體經濟對勞動市場影響,顯示景氣有趨緩疑慮,進而影響到就業市場。
他分析,失業率從去年8月至今,累計下降幅度為0.23個百分點,但和上年同期相比的0.26個百分點,下降幅度還不夠。不過因波動幅度都不大,景氣對就業市場影響仍有待觀察。
主計總處指出,1月失業人數43.4萬人,較上月減2,000人。其中,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2,000人,初次尋職失業者減1,000人,值得注意的是,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,較上月增加2,000人。
不過官員說,增增減減失業者人數並不算多,是否景氣趨緩因而影響就業,須再進一步觀察。
主計總處官員表示,近年失業率處於平穩,與少子化並無直接關係,失業率主要是受景氣直接影響。少子化或有可能會反映在總就業人數上,但運用AI或智慧機械也會使總就業人數減少。
官員也直言,近年來總就業人數約減少10萬左右;但若觀察15至24歲就業人數,卻無明顯減少。此外,即便在少子化趨勢下,只要景氣佳,所有人出來就業,總就業人數仍會增加,景氣好壞才是直接影響失業率、就業人數之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