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在美國帶頭下,國際間大動作地限制華為5G發展的空間。達志影像 |
|
|
【文∕凌有誠】
今年4月,美國最重要的通訊產業組織CTIA發表了一份《全球5G競賽》報告,公布最新的全球5G準備完成度排名,亞洲四小龍裡,除了台灣以外,都位列領先群。 從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、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近有關5G的談話,可以看出政府部門與企業界領袖體認到5G商轉時程快慢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。但為什麼台灣在5G布署上卻是落後的? 根據高通的預測,到2035年全球5G相關產業的產值將高達12.3兆美元,等於台灣GDP現值的20倍!當我們面對5G這個龐大的經濟火車頭時,是否會再重蹈3G、4G的覆轍,再度錯失一波快速發展的機會?
<!–@IMAGE_6364548_CENTER_0@–>
五月十五日,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簽署了「確保資通訊技術與服務供應鏈安全」的行政命令,實質禁止了華為產品未來銷美。隨後不只餘波盪漾,而且震盪似乎沒有變小的趨勢。先是Google於十九日依命令中止授權安卓(Android)作業系統給華為,但兩天之後,美國政府卻又下令暫時允許授權。
與此同時,包含英、日等國的電信商已陸續中止華為新手機的販售計畫;晶片智財大廠安謀(ARM)暫停與華為的合作;Wi-Fi聯盟「暫時限制」華為參與;而制定記憶卡標準的SD協會,則移除了華為的會籍。
5G大餅高達台灣GDP二十倍
華為這邊除了表達有足夠的晶片「戰備存糧」外,也透露正在開發名為「鴻蒙」的手機作業系統,做為萬一不能再使用安卓系統的備案。
<!–@IMAGE_6364560_CENTER@–>
美中攻防風起雲湧,一時之間讓人眼花撩亂。
然而,比起華為的命運,或許我們更應該關切:為什麼全球主要國家這麼重視5G發展?而台灣在這一波的科技浪潮中又應該如何自處?
根據高通公司(Qualcomm)的預測資料,到二○三五年全球的5G價值鏈將可產生三.五兆美元的價值,以及二二○○萬個工作機會。如果把由5G衍生出的各種應用與產業也加入計算,整體的產業鏈產值則高達十二.三兆美元。台灣在二○一八年的國內生產毛額(GDP)約是○.六兆美元。也就是說,到了三五年,全球5G相關產業的產值將高達台灣GDP現值的二十倍!台灣從這塊大餅可以拿下多少份額,將深切影響未來的經濟發展。
<!–@IMAGE_6364547_CENTER_0@–>
〈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82期〉 |